1.  > 洁具风格 > 古典

古典歌曲创作原曲-古典歌曲试听

古典歌曲创作原曲-古典歌曲试听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典歌曲创作原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古典歌曲创作原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古代曲牌名?

1、古代曲牌名?

曲牌名其实和词牌名是一样的概念。原先诗词都是配乐吟唱的,都有相应的名字来命名。后来曲调失传或是别的什么事,就只用曲牌名来限定曲子的字数,格律,音韵等。曲,是韵文文学的一种,同词的体式相近,可以配乐歌唱。(就像歌词一样)曲有曲牌和宫调,即指曲调的名称和乐曲的调式,曲牌规定了曲子的句数、字数、平仄、押韵格式。(就像一首歌的音调。曲调名 就像现在的G大调拉。C调了等等)曲牌名就是曲俗称“牌子”。和词牌一样,是曲的音乐谱式。(就像一首很长的歌里的部分小节的名字)注:古代的曲很长,所写的曲牌都是一个很长的一首曲的部分小节的名字。

曲牌种类

编辑

黄钟宫

醉花阴喜迁莺出队子 刮地风 刮地风犯 四门子水仙子又名古水仙子 塞雁儿 神仗儿亦入南吕

神仗儿后 神仗儿犯节节高又名接接高 节节高犯 者刺古 柳叶儿亦入双调 寨儿令又名古寨儿令、

塞儿令 六么令 九条龙 兴隆引又名兴龙引 侍香金童 降黄龙衮 文如锦 女冠子 愿成双 倾杯序 彩楼春又名抛球乐 昼夜乐 人月圆 红纳袄又名红锦袍 贺圣朝 金殿乐三重又名金殿乐三叠、金殿乐三台 尾声即正宫·随煞尾 随尾 随煞亦入仙吕,即双调·本调煞 黄钟尾亦入正宫、南吕 神仗儿煞亦入南吕

正 宫

端正好 滚绣球亦入中吕 叨叨令 倘秀才亦入中吕 白鹤子亦入中吕 塞鸿秋亦入仙吕、中吕 脱布衫亦入中吕 小梁州亦入中吕、双调 醉太平亦入仙吕、中吕 呆骨朵又名灵寿杖、灵寿歌,亦入中吕 货郎儿亦入仙吕 转调货郎儿亦入中吕、南吕 九转货郎儿 伴读书又名村里秀才,亦入中吕 笑和尚又名笑歌赏 芙蓉花 双鸳鸯亦入中吕 蛮姑儿亦入中吕 穷河西亦入中吕 黄梅雨即中吕·普天乐 菩萨蛮亦入中吕 月照庭 六么遍又名柳梢青,亦入中吕 黑漆弩又名学士吟、鹦鹉曲 甘草子 汉东山 金殿喜重重亦入仙吕 怕春归亦入仙吕 春归犯 番马舞西风 普天乐亦入中吕 锦庭芳 三转小梁州亦入中吕 尾声本在中吕 收尾 煞尾本在中吕 随煞尾即黄钟、南吕·随尾 黄钟尾调本黄钟 啄木儿煞调本中吕

仙吕宫

端正好 赏花时亦入商调 点绛唇 混江龙 油葫芦 天下乐 摊破天下乐 村里迓鼓 元和令 上马娇 游四门 胜葫芦上五体亦入双调 后庭花亦入中吕、商调 河西后庭花亦入商调 柳叶儿亦入商调 寄生草亦入双调 青歌儿亦入商调、双调 哪吒令 鹊踏枝 六么序亦入中吕 醉扶归亦入越调、双调 金盏儿又名碎金盏 低过金盏儿 高过金盏儿 醉中天亦入越调、双调 雁儿又名醉雁儿 一半儿 忆王孙 玉花秋 四季花亦入商调 穿窗月 八声甘州 大安乐 双燕子即商调·双雁儿 翠裙腰 六么遍亦入中吕 上京马又名尚京马 绿窗愁又名绿纱窗 瑞鹤仙 忆帝京 袄神急又名袄神儿 六么令亦入越调 锦橙梅 三番玉楼人亦入越调 柳外楼 太常引 尾声 随煞调本黄钟 赚煞 赚尾 赚煞尾 上马娇煞 后庭花煞

南吕宫

一枝花又名占春魁 梁州第七 隔尾亦入黄钟、中吕 牧羊关亦入高平 骂玉郎又名瑶华令 感皇恩 采茶歌又名楚江秋 玄鹤鸣又名哭皇天 乌夜啼 贺新郎 草池春又名斗虾蟆、絮虾蟆 红芍药 菩萨梁州 四块玉 梧桐树亦入双调 玉交枝又名玉娇枝,亦入双调 鹌鹑儿 乾荷叶又名翠盘秋,亦入中吕、双调 金字经又名阅金经,亦入双调 楚天秋 虾蟆序 摊破采茶歌 醉乡春 煞 尾声 收尾 煞尾调本正宫 随尾即正宫·随煞尾,亦入黄钟 随煞 黄钟尾调本黄钟 隔尾随煞 隔尾黄钟煞 神仗儿煞调本黄钟

中吕宫带*者亦入正宫

粉蝶儿 醉春风*亦入双调 迎仙客* 石榴花* 古调石榴花 斗鹌鹑* 上小楼* 快活三 朝天子*又名谒金门 朝天子犯 四边静*亦入双调满庭芳 贺圣朝 叫声 红绣鞋*又名朱履曲 鲍老儿* 古鲍老* 鲍老三台衮又名鲍老衮 红芍药 剔银灯* 蔓菁菜* 普天乐即正宫·黄梅雨 柳青娘* 道和*又名道和 醉高歌*又名最高楼 十二月* 尧民歌* 喜春来*又名阳春曲 摊破喜春来 鬼三台 播海令 古竹马 卖花声又名升平乐,亦入双调 酥枣儿 齐天乐* 红衫儿* 山坡羊又名山坡里羊、苏武持节,亦入黄钟 四换头*亦入仙吕 乔捉蛇 鹘打兔 鸳鸯儿 货郎儿犯 尾声*亦入南吕、般涉、越调 煞尾调本正宫 卖花声煞亦入双调 啄木儿煞又名净瓶儿煞

道 宫

凭阑人 美中美 大圣乐 解红 赚 尾

曲牌中国传统填词制谱所用的曲调调名的统称。

俗称牌子。古代词曲创作,原是“选词配乐”,后逐渐将其中动听的曲调筛选保留,依照原词及曲调的格律填制新词,这些保留的曲调仍多沿用原曲名称,如〔虞美人〕、〔后庭花〕等,遂成曲牌。

从汉魏乐府、唐宋词以至金元剧曲、散曲、明清俚曲,曲调屡有增减。 明沈璟《九宫词谱》共列曲牌685种,清乾隆十一年(1746)编辑的《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汇集南北曲曲牌2094种,其中同名异体者共达4466种。

每支曲牌唱腔的曲调,都有自己的曲式、调式和调性,以及本曲的情趣。曲牌有长有短,节拍有定有散,但都有首有尾,自成起讫。

曲牌牌名来源不一,有以地名命名者,如〔梁州序〕、〔福州歌〕等;有以节拍特点命名者,如〔长拍〕、〔短拍〕等;有以曲式结构命名者,如〔三段子〕、〔四换头〕等;有以来源命名者,如〔文序子〕、〔卖花声〕等;尚有少数民族语言的音译,如〔魔合罗〕、〔拙鲁速〕等。 曲牌原为声乐曲,而在戏曲改用器乐演奏时,遂演变为器乐曲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典歌曲创作原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典歌曲创作原曲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3801085100#qq.com,#换成@即可,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nshenyu.com/fengge/gudian/34399.html

联系我们

电话:400-658-2019

微信号:7151897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